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石滬

由來

  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石滬必須在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能得以發展。

  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臺灣,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而澎湖則可以說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先民在澎湖填造石滬迄今,至少已經有二百五十年的歷史了,一直到廿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可說是澎湖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項產業文化。

  目前澎湖在各地的石滬總數,約有 580 口之多,其中有 88 口分佈在吉貝嶼四週。吉貝嶼的石滬,無論是數目還是密度都居於全縣之冠,先民就靠著一畦畦的「海田」,胼手胝足的來養活世世代代的子孫。因此吉貝不但是當之無愧的「石滬的故鄉」,更在 2003 年成立吉貝石滬文化館,記錄與保存石滬的精神。



修建方式

  早期欠缺動力機具的年代,動輒幾百公尺,甚至上千米長的石滬,都是靠漁民用雙手搬運石頭,一塊一塊的在海水中堆疊出來的。所以建造石滬就像要成立一家公司一樣,必須先募集股東,擬訂合夥的契約,分頭準備工具和石材,來合力填造。這些合夥人可能是有血緣關係的族親,也可能是地緣相近的鄰里,少則十數人,多則二、三十人,人數多寡完全看石滬的大小及工程的難易而定。

  填滬之前要在海面上放一個木桶,來觀測潮汐的走向,以便擇定滬門的方位。因為滬門必須正對著海水的流向,魚兒才容易隨著潮水退困在滬房中。填滬的石材由股東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去礁岩上鑿取,再以雙手或竹筏搬運到基地旁堆放。填滬的工作必須在退潮時才能進行,大塊的玄武岩要利用海水的浮力搬移來墊底和砌邊,每一塊石頭都必須以站姿互相擠靠嵌契,再用小塊的珊瑚礁岩填補縫隙,才能築出牢固的石堤。

  石滬完成之後,股東們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以後這一年輪享巡滬捕魚權的順序,擁有巡滬權的股東稱為當天的「滬主」。股東捕魚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都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滬主。海水每天都有兩個漲退的週期,所以每天的滬主原則上都有兩次的巡滬權。

  滬主的捕魚權具有排他性的,其他的人都必須給予尊重,要不要請人手去幫忙,也完全由滬主決定。每一位股東都可以分配到一個專用滬牙的石滬,則在丁香漁季裡允許所有的股東一起去撈捕丁香魚;但是每一個人都只能在自己的滬牙上撈捕丁香,當天入滬的其他大魚還是屬於滬主的專利。

  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蹤,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等到魚群游集到岸仔內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下海來圍捕。



吉貝石滬文化館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182-2號
電話:06-9911487



特色

  「吉貝石滬文化館」成立於2003年,位於吉貝旅遊中心裡面,是文建會補助的澎湖第一個民間文化館,展示室雖然只有30平方公尺大小,卻包羅了澎湖縣最完備的石滬文物和相關訊息。
  展示的內容包括:走廊上的巡滬人模特兒、石滬漁權的石碑拓印捲軸;展示室內的石滬結構、石滬的修建、石滬的漁法等油畫和沙畫,石滬中常見的魚類燈箱、燭光畫和石滬漁業短片,及各種石滬相關的文獻和漁具,而在室外的海堤上則以一座石滬意象的裝置藝術,來引導觀眾走入潮間帶的石滬群中。
  吉貝石滬文化館不但是澎湖第一個民間文化館,也是澎湖第一個「另類」的博物館,未來更希望能是一個由居民自主營運的社區博物館,讓石滬的故事代代相傳,讓石滬的文化發揚光大,讓石滬的精神更加溫馨感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