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傳統漁業-潮間帶活動

大海的搖籃-澎湖潮間帶

一、前言:
  潮間帶,位於大海及陸地敏感的區域,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或潮濕、時而高溫或低溫或時而鹽度變高或變低等微環境變化非常的大,但也蘊運出了海洋無限的生機。


  澎湖四面環海,綿長的海岸線約 320公里,為全省海岸線最長的縣市。豐富的海岸地貌有濕地、沙灘、沙泥、礁岩及珊瑚淺坪等,更使本縣的海洋生物相異常的豐富。

二、潮間帶的特性
  潮水漲退潮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潮間帶是我們地球上海陸交界的地帶,受潮汐的影響,每天會有兩次被海水淹沒,也有兩次會暴露在空氣中。因此,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各種生物,必須具備有一些特殊的本領,才能適應這種海陸劇變的環境,在這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1)潮汐
  在某一定時間內海平面呈周期性可預測之漲落潮謂之潮汐。此為影響潮間帶生物最重要的因素。造成潮汐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太陽及月亮的引力,地球的地心引力或動力與地球自轉離心力的向量合力所造成,再加上各地海底地形及風力之不同而略有差異。
  潮汐對海洋生物最大的影響主要看退潮後生物暴露於空氣的時間長短,及當時氣溫的高低,或為一天的中午或半夜,此二因素不但可決定生物是否會脫水乾燥而死,也決定其生物可在水中攝食的時間長短。

  一般而言,潮汐長有規律性,故許多沿岸生物在生理、生殖行為上均有節律性的現象。

(2)溫度
  大洋之中的水溫相當穩定,而潮間帶地區水溫變化則十分據列,且常超過生物高溫容忍的範圍,有時雖不立即致死,但會使其體質變弱,更易受到其他因子二次傷害。

(3)波浪
  影響海洋生物分為兩方面,一為機械式的衝擊或沖刷力,可剝離或沖走許多固生或棲身在潮間帶之生物,在沙石海岸甚至可改變其地形與生物分佈;其次為波浪可延伸潮間帶的範圍,使潮間帶之生物可分佈至更上緣碎波可及之處以及增加溶氧。

(4)鹽度
  鹽度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為低潮時下大雨,使潮間帶特別是潮池之海水遽降,其次為低潮時晝間水份蒸發快而使潮池中之海水鹽度劇增。

三、澎湖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澎湖潮間帶即寬且廣,水淺而平,大部分為粗粒砂質沉積物、貝類珊瑚殘骸礫石堆積,潮下帶由岩石及珊瑚礁所構成,底質呈多樣性,因此孕育 非常豐富的底棲生物,其中包括藻類、珊瑚類、甲殼類、貝類、棘皮動物類和魚類等等。
藻類
一般大型海藻簡稱為海藻,包括藍綠藻、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四大藻 類。目前台灣有記錄的海藻約有 600種,澎湖群島約有 100種。 海藻含有葉綠素a ,能行光合作用,除了能產生有機質和氧氣之外,大型海藻可成為其他海洋生物的棲地和庇護所,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育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可做為食物,如紫菜、青海菜、石花菜…等。

珊瑚類
屬於腔腸動物,澎湖海域已知的珊瑚種類約 120種,大多數生長在亞潮帶,而且群聚十分茂盛;少數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淺坪則以分枝形的軸孔珊瑚、疣微孔珊瑚、團塊形的鐘形微孔珊瑚、柱形管孔珊瑚、菊珊瑚、角菊珊瑚和腦紋珊瑚等為較常見。

甲殼類
包括蝦、蟹、寄居蟹、藤壺、蝦姑以及海蟑螂等,目前在澎湖已記錄約 110種,在潮間帶最常見種以槍蝦、沙蟹、扇蟹、梭子蟹和方蟹類別為主。

貝類
是軟體動物的通稱,目前在澎湖海域約有 686種,其中生活在潮間帶常見的類別有笠螺、青螺、鐘螺、岩螺、寶螺、芋螺、章魚、牡蠣、簾蛤、魁蛤等;也不乏經濟性食用貝類,惟數十年來大量採捕後,目前種類數量已急遽減少,不復往日多見,急待多方保育。
棘皮動物類
包括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和陽燧足等種類,目前澎湖海域記錄到約45種。在潮間帶常見種有黃疣海參、蕩皮參、黑海參、飛白楓海星、黑櫛蛇尾(陽燧足)、梅氏長海膽等,至於最具經濟價值的馬糞海膽已極為少見。

魚類
在澎湖已記錄到超過一千種以上,但是在潮間帶生活的種類極少,大都留在潮池裡,由於潮池有大有小,實在難以區別真正歸屬潮間帶種類;一般以體型較小的蝦虎魚較為常見,至於大型魚類都是留在潮池裡或石滬或人造的石墩裡。

沒有留言: